消除“質量差”法式薄餅成型機,還得提升信任度
■ 張永生
近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》,著重要求提升產品和服務標準,將內外銷產品“同線同標同質”工程實施范圍由食品企業擴大至日用消費品企業。
外銷內銷兩條生產線、兩種標準,一流產品銷國外、二流產品銷國內,已經成為時下一些行業的慣例。有的商品“中國造卻不在中國賣”,讓不少國內消費者不得不“追隨”商品到國外,兜瞭一大圈,撒下大把錢,辛苦背回傢。《意見》要求出口企業在相同條生產線上、按照相同標準、生產同等質量的出口和內銷產品,不僅可以防止人為造成的“質量差”,也讓國人少花冤枉錢。
消除“質量差”不是大難題,但解決隱藏在其背後的“信任差”不容易。“信任差”,主要是指有的國內消費者對國外市場上的商品,無論是外國產還是 “中國造”都信任,而對國內市場上的商品卻不大信任甚至懷有成見。同是“中國產”奶粉,為什麼有的消費者盡管經濟不寬裕還是千方百計托人代購,食品機械或幹脆組團海外“買買買”?有些國外次品甚至劣質品,為什麼流入國內市場竟成瞭“香餑餑”?一些黑作坊生產的毒奶粉,為什麼通過貼洋標簽坑蒙騙且容易得手?這些無不凸顯出“信任差”。
如果說“質量差”主要是由於內外銷商品“不同線不同標不同質”造成的,那麼,“信任差”的原因則相對復雜。比如消費心理,有人覺得“隔鍋的飯菜香”“外國的月亮圓”;再比如網購代購平臺,展示的都是國外產品的優點,揭露都是國內商品的傷疤,等等。更重要的還有監管因素。以食品監管為例,且不說不少食品安全事件是媒體曝光後監管部門才出手,《人民日報》12月2日報道披露:我國出口食品合格率持續保持在99%以上,內銷食品在多年整頓背景下的合格率仍在90%左右徘徊。這對內銷產品信任度的負面影響,不可小覷。與此同時,一些洋快餐在國外往往很守規矩,而在中國常常違規,近年來頻發食品安全事件,無疑又給信任度打瞭折。
如果說消除“質量差”主要靠推行“同線同標同質”,那麼,解決 “信任差”,除瞭出精品、創品牌之外,更要依靠監管提檔。在監管理念上要“變”,從側重生產端變生產端、消費端並重,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,註重維護消費者利益;在監管手段上要“新”,跟上新標準新要求,防止因缺乏設備或技術而出現“檢測無門”;在懲處上要“嚴”,多出重拳、敢下狠手,杜絕“一次違法被罰,換身行頭繼續”的亂象。從某種角度上講,監管倘若不能換擋升級,不要說“信任差”難以消除,就連“同線同標同質”也會打折。原因很簡單,如果監管不嚴密,懲罰不嚴厲,難免有人在利益驅動下鋌而走險。
“信心比黃金更重要。 ”一旦消除瞭“信任差”、提升瞭信任度,不但可以釋放消費潛力,更能引導消費回流,國人海外排隊購買“中國造”的新聞也會減少。
攪拌機
(原標題:消除“質量差”,還得提升信任度)
本文來源:中安在線-安徽日報
責任編輯:"王曉易_NE0011"
- Feb 11 Sun 2018 07:21
食品機械 烘焙食品機械廠商推薦~糕餅業必看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